莫迪强硬警告巴基斯坦:核訛詐無效,印軍隨時“精准打擊”! 地緣風險重燃


wps3.jpg


一、莫迪“核威懾”言論引爆南亞局勢

印度總理莫迪5月13日上午發表電視講話,針對巴基斯坦發出史上最强硬警告:“若印度再次遭遇恐怖攻击,我們將精確打擊核訛詐掩護下的恐怖分子藏身地,不會被任何威脅嚇退。”此言直指克什米爾實控線最新衝突——5月12日印軍宣稱擊落2架巴軍無人機,巴方則炮擊印控區致3名平民死亡,打破特朗普斡旋的停火協議。

關鍵細節:

停火協議疑似破裂:5月10日生效的停火僅維持48小時,喀什米爾已發生7次交火,印度邊境部隊進入最高警戒狀態;

核政策攤牌:莫迪首次公開回應巴基斯坦“首先使用覈武器”政策,稱印度“擁有對等反制能力”,暗示不排除突破“不首先使用”原則;

經濟制裁陞級:印度宣佈永久終止《印度河用水條約》,切斷巴基斯坦60%農田灌溉水源,巴方則召回駐印大使,雙邊貿易歸零。

二、印巴衝突2.0:歷史恩怨與現實博弈

喀什米爾“火藥桶”再燃

領土爭議:雙方對喀什米爾78%地區主張主權,過去75年爆發3次戰爭、5000餘次邊境衝突;

恐怖主義指控:印度指認巴方支持“穆罕默德軍”,巴方則稱印軍借反恐鎮壓喀什米爾獨立運動;

水資源戰爭:印度修改條約後,巴基斯坦塔爾地區超200萬農民面臨絕收,引發巴群眾大規模抗議。

國際斡旋失效

美國調停遇挫:特朗普宣稱“促成停火”,但印度拒絕協力廠商介入,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的“中立調解”遭冷遇;

中國表態謹慎:外交部呼籲“保持克制”,但中型客車經濟走廊(CPEC)60億美元項目因衝突暫停,中方已啟動緊急撤僑預案。

三、黃金多空博弈:印巴衝突能否逆轉金價跌勢?


wps4.jpg


多頭邏輯:

核衝突溢價:歷史上,印巴衝突陞級時(如2019年Pulwama襲擊),金價10個交易日平均漲幅達4.2%,此次因雙方均擁核,避險溢價更高; 實物需求托底:印度5月黃金進口量預計達80噸(婚季+囤金潮)

空頭邏輯:

中美緩和主導情緒:貿易休戰協定仍在發酵,標普500期貨維持0.8%漲幅,資金對“局部衝突”免疫; 美聯儲鷹派壓制:若今晚CPI超預期(市場預期2.4%),美元或突破102,黃金避險内容被利率優勢抵消。

莫迪的强硬表態讓南亞重回“高危模式”,但市場對“有限衝突”的定價尚未充分。 歷史經驗顯示,當擁核國家爆發邊境衝突時,黃金的“恐慌溢價”往往在72小時內達到峰值——2025年5月13日,這個時間視窗正在倒數計時。 對於投資者,3200美元既是印度實物買盤的“生命線”,也是地緣風險的“試金石”——今晚美國CPI數據與喀什米爾午夜的槍聲,將共同决定金價的下一個方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