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美發佈經貿聯合聲明與特朗普政策衝擊波:黃金市場遭遇雙重壓制

一、中美經貿聯合聲明落地:關稅調整路線圖浮出水面
當地時間5月12日,中美兩國在瑞士日內瓦發佈《中美經貿聯合聲明》,標誌著持續兩年的關稅博弈取得實質性進展。 根據聲明內容,美方將分階段降低對華加征關稅,首批調整涉及農產品、醫療設備等領域,關稅降幅達30%-50%,但電晶體、新能源汽車等覈心科技產品關稅仍維持高位。 雙方同意建立常態化磋商機制,由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與美國財長貝森特直接牽頭,定期就智慧財產權保護、稀土出口管制等敏感議題展開對話。
此次談判的覈心成果包括:
供應鏈穩定機制:雙方將在電晶體、新能源等關鍵領域建立聯合工作組,緩解科技封鎖導致的產業鏈割裂風險。 中國承諾擴大美國農產品進口,美國則同意放寬部分醫療設備出口限制。
關稅調整路徑:美方暫停實施2025年4月2日行政令中24%的關稅,保留剩餘10%關稅; 中方同步調整對美商品反制措施,雙方關稅總水准較峰值下降約40%。
市場准入突破:中國將進一步開放金融、教育等服務業,美國則允許中國企業參與部分5G基礎設施建設。
二、特朗普祭出“王炸”政策:藥價行政令與關稅博弈雙重衝擊
就在中美談判塵埃落定之際,特朗普於5月12日宣佈簽署行政令,宣稱將“立即降低處方藥價格30%-80%”,並實施“最惠國政策”,要求美國藥價與全球最低價持平。 這一政策被外界視為特朗普轉移國內經濟壓力的“政治秀”,但可能引發醫療板塊劇烈震盪——美國大型藥企股價盤前普跌超3%,而中國創新藥企業因成本優勢或受益於全球藥價再平衡。
與此同時,特朗普在社交媒體預告將發佈“史上最重要公告”,市場猜測可能涉及對華關稅進一步調整或科技領域新限制。 分析人士指出,此舉旨在通過製造新的不確定性,為後續談判爭取籌碼,但也可能削弱剛建立的市場信任。
三、多空博弈加劇:機构分歧與長期支撐邏輯
短期利空主導
中美貿易緩和直接削弱黃金的避險内容,疊加美元指數反彈至101以上,壓制以美元計價的黃金價格。 東方證券指出,關稅問題短期緩和導致黃金沖高回落,技術面超買修正需求强烈。

中長期支撐穩固
全球央行連續第16年淨買入黃金,2025年購金量預計突破1200噸,中國、印度、土耳其為主要買家。 高盛、瑞銀等機构認為,美聯儲降息預期延后與美元信用弱化仍是黃金長期支撐因素,年底目標價看至3700美元。
地緣與政策風險預警
需警惕特朗普政策反復性(如關稅調整不及預期)、中美科技戰暗流(如晶片出口限制加碼)及印巴衝突等區域風險陞級。 若地緣風險與中東、東歐熱點形成共振,黃金可能迎來報復性反彈。
中美經貿談判突破與特朗普藥價政策的雙重衝擊,導致黃金市場短期承壓。 投資者需區分短期波動與長期趨勢,短線交易者應嚴格止損,長線持有者可把握回檔機會佈局。 未來一周,美國CPI數據將成為市場關鍵指引,地緣政治與政策風險仍需高度警惕。